江苏盐城的考古新发现为我们揭开了千年盐业管理与工艺传承的神秘面纱。我们可以从沙井头遗址、缪杭遗址、后北团遗址以及江苏盐业考古的新篇章四个方面来了解一下。
一、沙井头遗址:汉代盐渎县城的考古实证
位于盐城市亭湖区的沙井头遗址,经考古专家推测,为汉代盐渎县城所在区域。遗址周边一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现了规整的汉代道路、房址、密集分布的水井、排水设施及大量瓦当、绳纹瓦片等遗迹遗物。这些发现不仅佐证了西汉早期盐城境内置盐渎县的历史记载,还展示了当时盐业管理机构的官署性质,为理解西汉对江淮区域盐业生产的统一管理提供了宝贵资料。
二、缪杭遗址:唐五代制盐聚落的生动再现
向南推进至盐城东台市的缪杭遗址,则是一处唐五代时期的制盐聚落。遗址中发掘出的蓄卤池、淋卤坑等制盐遗迹,揭示了当时“晒灰取卤”的制盐方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遗址内未发现盐灶等煎盐设施,表明缪杭遗址在唐宋时期可能仅负责制卤,卤水需转运至他处进行煎盐,这一发现对于理解当时盐业生产的分工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后北团遗址:明代盐业生产的直接证据
距离缪杭遗址40公里的后北团遗址,则清理出了明代的一处砖砌淋卤坑及紧邻分布的3座盐灶。这些盐灶的出土,直接展示了明代“淋卤煎盐”法的具体实践,即利用高温煎煮卤水使其结晶成盐的过程。这不仅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关于制盐方法的记载,还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人制盐的艰辛与智慧。
四、千年盐业传承:江苏盐业考古的新篇章
自2022年7月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江苏盐业考古”课题启动以来,已发现超百处不同类型的盐业遗址点,这些遗址覆盖了从春秋至明清的各个历史时期,全面展现了江苏盐业在制盐工艺、盐业运输管理等方面的连续性与传承性。这些考古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古代盐业经济的认识,还进一步巩固了两淮盐业在全国盐业中的重要地位。
江苏盐城的考古新发现,如同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缓缓展开在我们面前。它们不仅揭示了古代盐业管理的奥秘,还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随着更多考古工作的深入,相信我们还会发现更多关于江苏盐业乃至中国盐业历史的珍贵信息,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